進項稅額是指買方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支付的稅額。在一般的增值稅制度下,進項稅額由買方支付。當買方購買商品或服務時,銷售方會向買方開具發(fā)票,并在發(fā)票上列明應納的銷售稅額(例如增值稅)。買方支付商品或服務的總價款,其中包括了銷售方向稅務機關報銷的銷售稅額。買方在購買后將支付的增值稅金額作為進項稅額進行記錄。進項稅額可以在買方的納稅申報中用于抵扣相應期間的銷項稅額(即買方個人收取的增值稅),并最終只需向稅務機關交納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的差額。以上就是進項稅額是買方交還是賣方交相關內容。
進項稅不能抵扣的情形
1、免稅項目:某些商品或服務可能被免除增值稅,因此無法從進項稅中抵扣。這些免稅項目通常由稅法明確規(guī)定,例如醫(yī)療保健服務/教育服務/農(nóng)產(chǎn)品等;
2、不可抵扣支出:某些支出被認為與納稅人的業(yè)務活動無關,因此無法從進項稅中抵扣。例如,個人消費/員工福利/娛樂開支等;
3、限制抵扣項目:在某些時候,稅法可能限制特定種類的支出只能按照一定比例抵扣。例如,某些國家對于汽車購置費用和燃油費用設置了抵扣比例限制;
4、超過抵扣期限:某些國家規(guī)定了進項稅的抵扣期限。如果納稅人未在規(guī)定期限內進行進項稅抵扣申報,超過抵扣期限后通常就無法繼續(xù)抵扣。
進項稅賬面大于申報表怎么處理
1、仔細檢查記錄:仔細核對和審查產(chǎn)生差異的進項稅記錄,確保準確性和完整性,并糾正任何可能的錯誤或遺漏;
2、補充遺漏發(fā)票:核對商業(yè)活動中的所有購買發(fā)票,確認是否有未記錄或遺漏的發(fā)票,并及時將其記錄在進項稅賬面中;
3、調整納稅申報表:進行后期調整,在下一期納稅申報表中合理報銷進項稅額,以使進項稅賬面和申報表相符。
本文主要寫的是進項稅額是買方交還是賣方交有關知識點,內容僅作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