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;
2、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杠桿:國家通過稅種的設置,以及在稅目、稅率方面的加成征收或減免征收等規(guī)定,可以調節(jié)社會生產、交換、分配和消費,影響產業(yè)結構和社會資源的優(yōu)化配置,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(fā)展;
3、稅收是對客觀經濟情況進行監(jiān)督管理的重要手段:國家在征稅過程中,一方面要查明情況,正確計算并征收稅款。另一方面又要發(fā)現(xiàn)納稅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或是在繳納稅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既可以采取措施糾正,也可以通知納稅人或政府有關部門及時解決。
以上就是稅收的經濟影響相關內容。
稅收的特點
1、強制性: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治理者的身份,憑著政權能量,根據政治權力,通過頒布法律或法令來進行強制征收。承擔納稅義務的社會集團和社會群體,都要遵守國家強制性稅收法案,在國家稅法規(guī)定的程度內,用戶需要合法納稅,不然就要遭受法律的制裁,這也是稅收具備法律地位的一種體現(xiàn);
2、無償性:指通過繳稅,社會集團和社會群體的一部分收益轉歸國家所有,國家不給用戶付任何酬勞或代價。稅收這種無償性是和國家憑著政治權力進行收入分配的實質相關聯(lián)的。無償性表現(xiàn)在兩方面,一方面是政府部門得到稅收收益后不用向用戶付任何酬勞,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門征收的稅收收益不會再直接返還給用戶;
3、固定性:指稅收是依據國家法案要求標準的征收,即用戶、征稅對象、稅目、征收率、計費辦法和限期等,都是稅收法案預先規(guī)定了的,有一個比較穩(wěn)定的試用期間,是一種固定的持續(xù)收益。對于稅收預先規(guī)定的標準,繳稅和納稅雙方需要共同遵循,非經國家法案修訂或改變,征納雙方不可違反或改變這一固定比例或金額以及其他制度。
個稅上查不到收入情況的原因
1、用戶沒有或忘記打開個人稅記憶,只有打開個人稅記憶才能把收入明細數據導出來;
2、工作單位沒有履行扣繳義務人職責,沒有把用戶的工資導進個稅系統(tǒng)。
用戶可以在個稅系統(tǒng)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申請,而且用戶個人得到全年一次性獎金,要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稅。個人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獲得一次性補償收入,超出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,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,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,計算納稅。本文主要寫的是稅收的經濟影響有關知識點,內容僅作參考。